福建省水利建设中心
福建省水利建设中心(加挂“福建省灌溉试验中心站”牌子)成立于1984年,为公益性正处级的事业单位,核定事业编制36人。主要职责是:开展农村水利的基础性、技术性工作;开展灌溉节水与试验,冬春修水利业务与技术指导工作。目前,拥有教授级高工2人,高级工程师9人,工程师13人。
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,我中心拥有了雄厚的技术力量、省内领先的科研水平、优质高效的服务、辉煌卓著的业绩,在同行业中享有盛誉。尤其是“九五”以来,我中心准确定位、认真履行职责,承担了宁德桥头水库、罗源松山围垦等几十项水利、围垦基本建设项目及泉州市、漳州市等四十多个县(市、区)城防工程的初设预审、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和全省节水灌溉、乡镇供水等农村水利规划近五十项。在节水灌溉、乡镇(村)供水、滩涂围垦、筑坝、渍害田改造、水土保持、渠系建筑等,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,推广应用了一批水利科技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设备、新工艺,在水利建设的技术研究、试验、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省部级科研成果10项,厅级科研成果27项。其中在滩涂围垦技术方面,推广应用了排水板(带)软基处理技术、膜袋吹沙筑堤技术、复式及直墙式断面结构技术、开敞式海域波浪计算技术等,尤其是软基处理新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创造了我省“五个第一”的技术创新,水闸基础(沙基)处理、开敞式海堤防护措施、混合式海堤波浪爬高及堤型等课题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;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,开展了不同形式,不同作物,不同管材设备,不同自然条件的喷、滴灌、低压地下管灌的试点、总结、推广工作;在农村供水技术方面,推广应用了人字栅条絮凝反应技术,研究应用了“四合一”净水工艺技术等;在筑坝技术方面,研究应用了空心重力坝技术、砌石重力坝优化设计技术、过水土坝以及碾压堆石坝技术等;在渍害田改造技术方面,研究推广了烂泥田、滨海盐渍田的改造技术等;在渠系建筑物方面,推广应用渠道防渗新材料、新技术及转体渡槽技术等;在水土保持技术方面,研究开发了高强度流失治理技术等。主持编写了《福建省围垦设计技术规程》、《福建省渠道设计准则》等技术规程标准,参加了《中国围海工程设计规范》及《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》等国家标准规范编写工作。此外我中心还开展了技术咨询设计工作,通过具体实践,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。
当前,我中心正以省委提出的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契机,扎实贯彻我省“六水六千一配置”和“一个中心两个保障”的水利发展思路,围绕全省水利工作中心,按“抓机遇促发展、抓改革促创新、抓人才促竞争、抓优势促全面、抓实力促服务、抓党建促创先”的工作思路,以“严谨、规范、诚信、创新”的工作理念,扎实做好为全省农村水利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,叫响“岗位靠竞争,效益靠贡献”的口号,团结鼓劲,奋发有为,开拓创新,加快发展,为建设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作贡献。